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脑力开发 > 记忆力 > 图像记忆法>正文

图像记忆:分门别类记忆法则

【图像记忆法】 2016-03-19本文已影响

  图像记忆的要领是图像必须精简,夸张,生动有趣。如果很普通的图像记忆就没法对神经进行刺激,不过普通的图像也总比用声音刺激带来的记忆强些。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分门别类记忆法则,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。

 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,记忆力训练也随之出现。古希腊时期,不少学者已开始深入研究记忆力,在公元前86年到公元前82年间完成的著作《修辞学》中,便全面地记载介绍了记忆力训练的方法,可以说是记忆训练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。对于古人来说,技术不及现在发达,抄写一本书往往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,因此书籍的数量没有现在多,甚至在当时是极为稀少的,学者们尚且没有书可读,普通人就更难了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记忆便是传递知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。学生们在学习知识和语言时,记忆同逻辑、修辞、语法之类一样重要,都是必修的课程。不但要背诵经典名著,还要学习背诵的技巧,掌握记忆的诀窍。心理学家认为,古人进行记忆训练的目标不是要成为“活字典”,而是要做“活目录”,在大脑中建起一座“书架”并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分类放进去,以便需要时及时查阅。

  然而在当今社会,知识无处不在,最令人担忧的不是缺乏学习的条件,而是供人们学习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嘈杂,很多学生,包括成年人都在抱怨想要学得更多、更好,无奈记忆力有限,许多知识学了没多久,就开始遗忘。事实上,即便古人的时代已经过去,但古人留下来的学习方式和记忆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借鉴.

  我们已经知道,人类的大脑比计算机还要复杂。FBI认为,即便如此,人脑在存储信息时也和计算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,比如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。

  对于很多学生朋友们来说,记忆无疑是一门技术活儿,比如要记住法国拿破仑对外进行的一系列战争,要想记全、记准确,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。但分类记忆,即对其战争性质进行分类,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。如正义的战争、侵略战争、争权夺霸的战争等。

  所谓分类记忆,就是指个体在对所学和需要记忆的内容仔细分析的基础上,对其做出分类整理,然后再开始记忆。有些学习材料看起来很零散,难以记忆,而经过学习者的分类整理,便呈现出其规律性,根据规律进行记忆就会容易得多;而且,经过分类整理之后的知识,在我们的大脑中便被储存在了不同的区域里,当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立即提取,这其实对应的是古代“活目录”记忆法。

  举个简单的例子,平时我们去超市买东西,都知道要在食品区买饼干和糖果,而抽纸、香皂、毛巾则放在生活用品区,要想买练习本、铅笔就要到办公文具区里找;逛街的时候,要买衣服就应该进服装店,要想买鞋子就应该进鞋店,相信这些常识人人都懂。

  而我们的记忆其实也需要进行类似的分类,以下面的清单为例:牙刷、汉堡包、圆规、玻璃杯、牛奶、西红柿、酸奶、笔记本、文具盒、饭盒、辣椒、鸡翅。假如这是你今天去超市需要采购的东西,那么在记忆这些东西时,假如能够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的话,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。

 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,一类是食品;第二类是学习文具用品,第三类是生活用品。而在食品一类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类,如乳制品,即牛奶和酸奶;蔬菜,即西红柿、辣椒;荤菜,即汉堡包、鸡翅。在学习文具用品一类中,有圆规、笔记本、文具盒。而在生活用品一类中有牙刷、玻璃杯、饭盒。这样一来,我们便可以很轻松地记住那些需要采购的东西了。

  事实上,分类也是一个理解的过程,当我们将需要记忆的内容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时,其实就是一边分类,一边记忆了。FBI指出,分类记忆法的关键是要找到所要记忆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,但总有一点是共通的。

  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,分类记忆法对于记忆那些杂乱无章的内容特别有效。千万不要害怕在分类上浪费时间,因为相对于死记硬背而言,分类记忆更不容易忘记,并且当你在分类的时候,记忆系统就已经在工作了.

  那么,究竟如何分类会更好呢?FBI认为,分类需要掌握技巧。

  第一,一定要我们自己去分类。当我们采用别人分好的类别去记忆东西时,势必没有自己亲自去分类的记忆效果好。因为自己分类属于一个主动记忆的过程,而别人分类则属于被动记忆;而要想真正记住一些事物,主动记忆是最有效的.

  第二,要确定好分类的标准。同样的需要记忆的内容,如何正确分类是很讲究的。分类的标准有很多,因人而异,也因记忆材料而异。比如,黄鹂、百灵、狮子、八哥、蚂蚁、蚊子、大象、猫头鹰、老鼠、老虎,要想记住这组动物,分类记忆就很快,但类要怎么分呢?

  有人说可以把它们分成鸟、兽、昆虫三类来记忆,即鸟类有:黄鹂、百灵、八哥、猫头鹰;兽类有:狮子、大象、老鼠、老虎;昆虫类有:蚂蚁、蚊子。而也有人把它们分成会飞的、会走的和会游的,甚至还有人将它们分成吃过的、没吃过的和不能吃的三类。

  也就是说,在分类记忆的时候,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或爱好进行分类,只要能够帮助记忆就行。而针对以上三种分类方法而言,第一种分类最好,因为它看到的是这些动物的本质区别。此外,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,可以依据其功能、构造、大小、颜色、存在场所等来划分;假如是人的话,可以根据性别、年龄、年代、籍贯、姓名缩写字母的顺序等来分组.

  第三,确定分类的组别数和每组的个数。分类之后的组数和每一组的个数也要适当,不能太少,也不要太多,而组数最好要控制适当规模,组数过多便增加了记忆的难度。FBI认为,每组的“组块”以7加减2为宜。譬如,青菜、花生、苹果、香蕉、西瓜、橘子、南瓜、鸡肉、猪肉、羊肉、罗非鱼、土豆、豆角、螃蟹,在这十四个词语中,如果按照食物性质来划分,有蔬菜、肉类、水果和海鲜四种,但海鲜和肉类的“组块”数量和其他种类的“组块”数相差太多,所以,不妨将它们分成蔬菜类、荤菜类、水果三种。

  第四,正确处理特殊类型。在分类的时候,或许总会遇到其中一个很难为其分类,似乎放在任何一组中都不太合适。这个时候,也不要太钻牛角尖,与其浪费时间把它硬塞进某一组里,还不如为其“另起炉灶”,自成一组。

  既然分类记忆需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通之处,那么,当它们之间没有或者是你一时半会根本找不到的时候,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吗?FBI认为完全可以,但一定要善于归纳整理。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读书时,他的数学老师是当时比较有名气的“数学家”布特纳。布特纳一直认为,乡下的孩子在读书上缺乏天赋,显得比较迟钝,来自城市、满腹才华的他深感屈才,所以一直都非常郁闷。而有一回,他在课堂上心情忽然很好,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:1+2+3+…+100=?

  学生们一看,这么多数字相加,要算到什么时候啊!于是,大家纷纷呆坐在座位上,不知道该如何下笔。当时,不少想表现自己的学生已经在埋头苦算了,而高斯竟然一下子就知道了结果,他在算术本上写下了“5050”这个数字。布特纳看到了,非常惊讶地看着这个小男孩,问道:“你是怎么算出来的?而且还这么快!”

  高斯回答道:“1+100是101,2+99是101,3+98也是101,这样算起来一共有50个101,答案就出来了。”布特纳听了之后满意地点点头,没想到高斯如此聪明。但事实上,高斯只是很细心地观察了这些数字并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而已。

  由这个小故事我们得知,经过归纳整理之后的信息明显要清晰很多。而爱因斯坦也非常善于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,有一次,朋友告诉他一个电话号码24361并要求他记下,然而爱因斯坦并没有拿纸笔去记,而是立即就记在了大脑里。朋友十分诧异地看着他,爱因斯坦说,这个号码其实很好记,24就是12的两倍,即两打,而361其实就是19的平方。原来爱因斯坦是将这个电话号码看作两对有意义的数字组成的,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。

  FBI认为,事物之间的规律需要发现,一旦找到了规律,记忆起来就会迅速很多。譬如,在记忆英文单词的时候,有些单词是由派生法构成,即词缀法,在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前缀或后缀便构成了新词,像some(一些)+body(人)便构成了单词somebody(某人);work(工作)加后缀er,便构成了新词worker(工人);c1ass(课)+room(房间)便构成了单词classroom(教室)。就好比中文汉字,有形旁的,形旁多半是表意;而带有声旁的汉字,声旁多半是表音,这其实就是规律。不管怎么样,善于分析和总结才能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规律,那些善于归纳整理的人通常都会记得比较牢。

网友评论

Copyright © 2019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

学习知识 版权所有

回到顶部